為深入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關于“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濟南市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chuàng)新應用,11月6日,濟南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收看了省交通運輸廳第13期“交通大講堂”,并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建國參加活動。

首先,全局200多名干部職工通過視頻會議,收聽收看了中科院呂宜生教授關于“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主題講座。呂教授系統(tǒng)梳理了人工智能發(fā)展歷程,講解大模型的基本原理與發(fā)展現(xiàn)狀,結合ChatGPT、Deepseek、Agent等大模型案例,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他重點介紹了“1+N+X”國家智能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成果,涵蓋大通道貨車智能駕駛、內河貨運船舶自主編隊航行、低空路空協(xié)同等六大創(chuàng)新工程,聚焦智能駕駛、智慧公路、智能鐵路等十大關鍵領域,布局超百項試點示范,吸引上千家創(chuàng)新主體積極參與。人工智能正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核心力量,成為智能時代推動社會形態(tài)、生產方式發(fā)生深遠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隨后,在局應急調度中心開展“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專題研討會。
數字化建設推進處、城市道路處、運輸管理處、公共交通處、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執(zhí)法支隊等單位負責同志圍繞“人工智能+交通運輸”主題,就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道路挖掘、巡檢養(yǎng)護,道路貨運及駕駛員培訓,公共交通出行服務,科技賦能交通執(zhí)法等領域的應用探索進行交流發(fā)言。
“青藍計劃”培優(yōu)班學員代表王松、李惠赟、陳洪亮、董健結合各自崗位實際,圍繞低空交通、公交客運、產業(yè)發(fā)展、公路建設等重點領域,分享各自的學習感悟與實踐思考。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袁玲最后做了專題研討會點評,她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學習成果。她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為重塑交通運輸發(fā)展新格局的關鍵力量,正從安全、效益、體驗、綠色四個維度對交通運輸行業(yè)進行深度重構。下一步,各處室、單位要緊扣國家、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業(yè)內的深化應用,聚焦路網運行監(jiān)測、智慧公交、智慧軌道、智慧機場、智慧港航、智慧出行等多個領域,積極打造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應用場景。要堅持以人工智能為舟,以合作為槳,建設更加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現(xiàn)代交通運輸體系。
(來源:濟南交通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新茹
審核:鐘德旺
1、凡本網專稿均屬于感知山東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及感知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注明“來源:×××(非感知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后盡快處理。
3、因使用感知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感知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感知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