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樂山社區(qū)里,一抹抹“志愿紅”成了最溫暖的風景。近日,樂山社區(qū)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組織志愿者開展了“清潔家園·共筑美好”志愿服務活動,紅馬甲的身影穿梭在街巷間,用行動擦亮社區(qū)的“幸福底色”。
清晨的微風裹著桂香,志愿者們早早集合在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門口:有剛退休的阿姨、下班趕來的年輕人,還有拄著拐杖也要參與的銀發(fā)長者。大家拿起掃帚、簸箕,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清掃路面落葉,有人蹲身撿拾花壇雜物,還有人仔細擦拭單元門扶手。穿紅馬甲的大叔攥著掃帚,順著路沿石把塵土掃成小堆;戴口罩的阿姨舉著簸箕,快步跟上清掃的節(jié)奏;幾位志愿者圍在停車區(qū),把亂停的共享單車一一歸位……原本散落著落葉的路面,在掃帚的“唰唰”聲中漸漸干凈,角落的煙頭、紙屑也被一一清走。

“平時看保潔師傅打掃挺辛苦,今天自己上手才知道不容易!”年輕志愿者小李擦著汗笑道,他剛把樓前的雜草連根拔掉。一旁的張阿姨邊擦宣傳欄邊說:“社區(qū)是咱自己的家,多伸把手,住著也舒坦!”路過的居民紛紛駐足點贊,還有人回家拿來了手套、垃圾袋,自發(fā)加入清潔隊伍——原本的“志愿行動”,成了一場鄰里共參與的“家園守護戰(zhàn)”。

兩個小時的忙碌后,社區(qū)街巷煥然一新:路面整潔無雜物,花壇里綠意鮮亮,單元門的玻璃映出了藍天。志愿者們坐在樹蔭下歇腳,手里的水杯碰在一起,笑聲裹著秋風散開。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遞上熱茶水:“大家這一忙,社區(qū)都亮堂了!”一位拄著拐杖的志愿者晃了晃手里的抹布:“下次活動記得叫我,我還來!”
這場志愿服務,不僅掃凈了社區(qū)的塵土,更暖了鄰里的心。紅馬甲的身影,是社區(qū)里最生動的“文明符號”——當每個人都愿意為家園多做一點,“老有所養(yǎng)、鄰有所助、居有所樂”的幸福圖景,便在日常的煙火氣里慢慢鋪展開來。
(供稿:濟南市市中區(qū)天工宜居養(yǎng)老服務中心 馬慶盈)
編輯:王志仠
審核:鐘德旺
1、凡本網專稿均屬于感知山東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及感知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注明“來源:×××(非感知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后盡快處理。
3、因使用感知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感知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感知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