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一間教室里,一麥相承非遺社團指導老師、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文旅與廚藝學院副教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曹州面人”第六代傳承人閆宏宇拈起幾種顏色的面團,經過揉、捏、切、展、壓等步驟,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面人便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有時,她帶著同學們手持幾根麥秸,手指翻飛間,一只栩栩如生的草編小青蛙、一對精致的草編耳墜躍然掌心。
2022年9月,閆宏宇在學校設立了一麥相承非遺社團,教社團同學們面塑技藝和草編技藝。社團以興趣為導向,但也與同學們的職業(yè)發(fā)展緊密相關。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之一,就是少兒手工藝制作,“或許出于這個原因,很多同學對草編、面塑格外感興趣”。研學相關專業(yè)、藝術設計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也是參與社團的主力人群,經常有學生在參加設計類賽事時,以非遺手工藝為題材?!巴瑢W們系統(tǒng)學習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會更深入,他們設計出的作品也更具震撼力和傳播力。”閆宏宇說。
在社團里,閆宏宇向學生傳遞的,遠不止技藝本身,她想通過麥稈和面粉的鄉(xiāng)土故事,向同學們講述一株小麥背后的文化傳承。在青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所在的山東膠州,曾出土4000多年前的碳化小麥粒,將當?shù)匦←湻N植的歷史溯源至一個古老的年代。先民把麥粒磨成面粉,不僅用于制作食物,還用來制作有審美價值的面塑;麥收后留下的麥秸,則是草編的原料?!拔覀儚目脊艑嵶C講起,告訴學生,非遺手工藝的產生,是先人的智慧完成了從‘生存’到‘生活’,從‘實用’到‘審美’的躍升。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手中的技藝與腳下這片土地的千年文明一脈相承時,那種文化自信和鄉(xiāng)土情結是自然萌發(fā)的?!?/p>
通過一麥相承非遺社團,非遺不僅在“傳下來”,還正在“走出去”。膠州是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qū)的核心區(qū),地處膠州的青島幼師高專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上除了注重技能與工匠精神,還格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閆宏宇常常帶社團同學一起,在上合國家交流活動中教國際友人捏面人、做草編,閆宏宇主講,社團同學當助教。2024年,社團成員蔣雨婷就參與了“邂逅上合·美麗青島”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制作面塑大熊貓?!巴瑢W們在和外國友人的交流中開闊了視野,當他們看到其他國家的朋友都那么喜歡我們的非遺手工藝,也會更加珍惜我們的文化?!鄙鐖F成員帶著非遺“出?!钡倪^程中,“國際視野”和“文化自信”同時在他們的心中凝結。
閆宏宇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國立大學訪學。她不僅把面塑技藝帶到當?shù)?,還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從家族長輩那里學到的傳統(tǒng)草編技藝,與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白俄羅斯草編技藝,宛如人類文化寶庫中兩支不謀而合的根脈,一根小小的、遍布地球各個角落的植物莖稈,激發(fā)出異曲同工的藝術創(chuàng)造,連接起人類命運的共同體。
閆宏宇帶著中國的草編技藝,與白俄羅斯的草編藝術家們進行了深入的技藝碰撞與學術交流?;貒螅龑⑦@段關于兩個國家傳統(tǒng)藝術的佳話講給學生聽,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把這個故事記在了心里。蔣雨婷在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實習期間,為外國游客生動講述中國草編與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草編的異同?!霸诓┯[中心觀看展品時,我還發(fā)現(xiàn)白俄羅斯的慶典面包制作工藝與中國面塑中的花餑餑制作技藝在原料選擇和文化寓意上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都是以小麥為原料,都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边@讓蔣雨婷深刻認識到,非遺技藝不僅是民族的瑰寶,更是跨越國界的文化符號。
在閆宏宇看來,社團傳遞的非遺技藝與文化如同一把鑰匙,為學生打開了通往文化根脈深處的大門,它也是一座橋梁,讓中國古老的智慧以最親切、最直觀的方式走向世界,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實現(xiàn)世界各國人民的“民心相通”。
編輯:王志仠
審核:鐘德旺
1、凡本網(wǎng)專稿均屬于感知山東網(wǎng)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及感知山東網(wǎng)的作者姓名。
2、本網(wǎng)注明“來源:×××(非感知山東網(wǎng))”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后盡快處理。
3、因使用感知山東網(wǎng)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感知山東網(wǎng)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wǎng)民在進入感知山東網(wǎng)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wǎng)站聲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