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泰安市交通運輸局組成驗收工作組,開展省級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泰安市內河水運高質量發(fā)展”初驗。

“泰安市內河水運高質量發(fā)展”試點,自2023年獲批省級交通強國建設第一批試點以來,泰安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東平縣交通運輸局、兗礦東平陸港有限公司、市通達投資有限公司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工作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對照試點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制定了詳細實施計劃。
試點實施過程中,突出創(chuàng)新性、引領性、可復制性、示范性推廣性和影響性。在硬件建設上,建成全省最大煤炭儲備內河港口與首個內河自動化散貨碼頭,構建“公鐵水”無縫對接的港口集疏運體系,保障能源運輸暢通與多式聯運發(fā)展;在智慧化升級上,打造“船-港-城”全鏈條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單監(jiān)管平臺,建成智慧航道系統(tǒng),其中RFID船舶識別系統(tǒng)為全省航道首次應用,為內河ETC收費奠定硬件基礎;在綠色發(fā)展上,實現船舶污染物免費接收與全鏈條智能監(jiān)管,補齊全市水污染防治數字化短板,推動內河水運向“智慧綠色低碳”轉型。
試點重點突出創(chuàng)新性與引領性,累計有12項經驗做法入選省級以上典型案例,榮獲省級以上榮譽2項、市級榮譽1項,1項質量管理模式獲評行業(yè)協會一等獎。相關成果多次被央視、大眾日報、“學習強國”平臺報道,引發(fā)廣泛社會關注。
驗收工作組認為,泰安市內河水運高質量發(fā)展試點的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內河航運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路徑,一致同意“泰安市內河水運高質量發(fā)展”試點通過初驗。
(來源:泰安交通運輸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新茹
審核:鐘德旺
1、凡本網專稿均屬于感知山東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及感知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注明“來源:×××(非感知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后盡快處理。
3、因使用感知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感知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感知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并完全同意。